一、模板工程施工質量及檢查驗收要求
基本規定
1、新型建筑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、荷載大小、地基土類別、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。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、剛度和穩定性,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、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。
2、在澆筑混凝土之前,應對模板工程進行驗收。
模板安裝和澆筑混凝土時,應對模板及其支架進行觀察和維護。發生異常情況時,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及時進行處理。
3、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順序及安全措施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。
一般項目
1、模板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:
(1)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;在澆筑混凝土前,木模板應澆水濕潤,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;
(2)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,但不得采用影響結構性能或妨礙裝飾工程施工的隔離劑;
(3)澆筑混凝土前,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;
(4)對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裝飾混凝土工程,應使用能達到設計效果的模板。
2、用作模板的地坪、胎模等應平整光潔,不得產生影響構件質量的下沉、裂縫、起砂或起鼓。
3、對跨度不小于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、板,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;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,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/1000~3/1000。
4、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、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,且應安裝牢固,其偏差應符合規定。
注:檢查中心線位置時,應沿縱、橫兩個方向量測,并取其中的較大值。
注:檢查軸線位置時,應沿縱、橫兩個方向量測,并取其中的較大值。
二、原材料選擇及控制
1、模板選擇
(1)模板種類及質量判斷
膠合板用作混凝土模板具有以下優點:
(1)板幅大,自重輕,板面平整。既可減少安裝工作量,節省現場人工費用,又可減少混凝土外露表面的裝飾及磨去接縫的費用;
(2)承載能力大,特別是經表面處理后耐磨性好,能多次重復使用;
(3)材質輕,厚18mm的木膠合板,單位面積重量為50kg,模板的運輸、堆放、使用和管理等都較為方便;
(4)保溫性能好,能防止溫度變化過快,冬期施工有助于混凝土的保溫;
(5)鋸截方便,易加工成各種形狀的模板;
(6)便于按工程的需要彎曲成型,用作曲面模板。
(7)用于清水混凝土模板,Z為理想。
木膠合板從材種分類可分為軟木膠合板(材種為馬尾松、黃花松、落葉松、紅松等)及硬木膠合板(材種為鍛木、樺木、水曲柳、黃楊木、泡桐木等)。從耐水性能劃分,膠合板分為四類:
I類——具有高耐水性,耐沸水性良好,所用膠粘劑為酚醛樹脂膠粘劑(PF),主要用于室外;
II類——耐水防潮膠合板,所用膠粘劑為三聚氰胺改性脈醛樹脂膠粘劑(MUF),可用于高潮濕條件和室外;
III類——防潮膠合板,膠粘劑為脈醛樹脂膠粘劑(OF),用于室內;
IV類——不耐水,不耐潮,用血粉或豆粉粘合,近年已停產。
混凝土模板用的木膠合板屬具有高耐氣候、耐水性的I類膠合板,膠粘劑為酚醛樹脂膠,主要用克隆、阿必東、柳安、樺木、馬尾松、云南松、落葉松等樹種加工。
1、構造和規格
(1)構造
模板用的木膠合板通常由5、7、9、11層等奇數層單板經熱壓固化而膠合成型。相鄰層的紋理方向相互垂直,通常Z外層表板的紋理方向和膠合板板面的長向平行,因此,整張膠合板的長向為強方向,短向為弱方向,使用時必須加以注意。
(2)規格
我國模板用木膠合板規格尺寸
(2)、木模板規格
(3)、模板質量標準
(2)承載力
木膠合板的承載能力與膠合板的厚度、靜彎曲強度以及彈性模量有關,為我國林業部規定的《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》(ZBB70006-88)標準
模板用膠合板縱向彎曲強度和彈性模量指標
由于生產膠合板的樹種及產地各異,膠合板的力學性能也不穩定,表中的數值,僅作指導生產廠用,不作使用單位對膠合板的考核指標。《鋼框膠合板模板技術規程》(JGJ96-95)規定了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的主要技術性能。
注:1、平行向指平行于膠合板表板的纖維方向;垂直向指垂直于膠合板表板的纖維方向。
2、當立柱或拉桿直接支在膠合板上時,膠合板的剪切強度標準值應大于1.2N/mm2。
竹膠合板模板
1-竹席或薄木片面板;2-竹簾芯板;3-膠粘劑
2、規格和性能
(1)規格
我國國家標準(竹編膠合板 GB 13123-91)規定竹膠合板的規格見表1
竹膠合板長、寬規格
(2)混凝土模板用竹膠合板的厚度常為9mm、12mm、15mm。
三、模板支撐體系
四、模板關鍵工序分解
1、樓板支撐施工關鍵工序分解
樓板模板的支設方法有以下幾種:
1)采用腳手鋼管搭設排架鋪設樓板模板
常采用的支模方法是:用φ48×3.5腳手鋼管搭設排架,在排架上鋪放50×100方木,間距為400mm左右,作為面板的擱柵(楞木),在其上鋪設膠合板面板(圖8-237)。
樓板模板采用腳手鋼管(或鋼支柱)排架支撐
2)采用木頂撐支設樓板模板
①樓板模板鋪設在擱柵上。擱柵兩頭擱置在托木上,擱柵一般用斷面50mm×100mm的方木,間距為400~500mm。當擱柵跨度較大時,應在擱柵下面再鋪設通長的牽杠,以減小擱柵的跨度。牽杠撐的斷面要求與頂撐立柱一樣,下面須墊木楔及墊板。一般用50~75mm×150mm的方木。樓板模板應垂直于擱柵方向鋪釘,見圖8-238。
肋形樓蓋木模板
②樓板模板安裝時,先在次梁模板的兩側板外側彈水平線,水平線的標高應為樓板底標高減去樓板模板厚度及擱柵高度,然后按水平線釘上托木,托木上口與水平線相齊。再把靠梁模旁的擱柵先擺上,等分擱柵間距,擺中間部分的擱柵。Z后在擱柵上鋪釘樓板模板。為了便于拆模,只在模板端部或接頭處釘牢,中間盡量少釘。如中間設有牽杠撐及牽杠時,應在擱柵擺放前先將牽杠撐立起,將牽杠鋪平。
①支模工藝
立可調支撐立柱及早拆柱頭→安裝模板主梁→安裝水平支撐→安裝斜撐→調平支撐頂面→安裝模板次梁→鋪設木(竹)膠合板模板→面板拼縫粘膠帶→刷脫模劑→模板預檢→進行下道工藝。
②拆模工藝
落下柱頭托板,降下模板主梁→拆除斜撐及上部水平支撐→拆除模板主、次梁→拆除面板→拆除下部水平支撐→清理拆除支撐件→運至下一留水段→待樓(頂)板達到設計強度,拆除立柱(現澆頂板可根據強度的增長情況再保留1~2層的立柱)。
模板支模主要施工質量要求
1、頂板、梁標高允許偏差±3mm,合格率必須達到95%以上,平整度允許偏差3mm,合格率必須達到95%以上。
2、頂板模板間拼縫間隙不大于1mm,拼縫處兩塊模板間的高低差不大于1mm。
3、在混凝土澆筑前,木模板應澆水濕潤,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。
4、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。
關鍵點:
1、墻板、梁底板及側模的標高要準確,與支模架水平龍骨標高一致;
2、頂模鋪設完成前,在上層鋼筋上提前抄測水平點,支模過程中實時復核;
1、按方案和技術交底進行支模架立桿布置,確保立桿間距均勻(一般按900~1000mm間距安裝,不允許大于1200mm);立桿距離墻邊不宜大于400mm;立桿必須垂直于樓面,縱橫方向都要拉線定位,排列一線。
2、支模架采用采用鋼管+可調U托頂方式,架子立桿高度應選擇比樓層凈空高度低300~400mm的鋼管。高層建筑應優先選用碗扣腳手架鋼管作為立桿。
樓板支模龍骨安裝
1、樓板支模木龍骨或型鋼布置要求均勻,凈空間距不超出20cm(板厚15cm內);
2、木龍骨或型鋼布置距墻面的距離控制在15cm以內,懸挑長度控制在25cm以內為宜;
3、主龍骨鋼管建議采用雙鋼管安裝,未端懸挑長度不宜超過25cm,且距墻面距離控制在15cm內為宜;
4、模板縫同次龍骨同向處,下方敷設方木。
方木與6號槽鋼可配合使用,只在結構板的拼縫之處使用方木,確保模板的平整度和減少木材使用。
墻板在上端應設水平木龍骨一道與頂板邊緣平齊加固,通長設置。
采用電刨修整板條的寬度和平直度,準確到毫米;
采用雙面膠或清漆、膩子粉拌制的膩子填補板縫;
樓板支模標高及平整度驗收
樓板支模板面標高允許偏差為5mm;平度整允許偏差5mm;
對樓板模板進行檢查和驗收時,同時要求相關木工操作人員在板底同步進行調整。
1、地一遍采用拉線控制,嚴格檢查樓板標高。
2、第二遍采用鋁合金靠尺檢查模板平整度。
樓板預留洞支撐
樓板預留洞必須設有固定蓋板,木盒應比板面低5mm,確保砼板面收面平整以及與洞口安全防護結合一次到位
掛模施工(定型化做法一)
掛模施工(定型化做法一)
1、采用型鋼制作工具式吊模,每次使用前進行清理并刷脫模劑;、
2、轉角拼裝處采用插銷連接,焊定位卡控制水平標高及軸線位置;
澆筑砼,嚴格控制樓面標高;
4、拆模后外觀;
掛模施工(定型化做法二
p 對大于15cm的下沉式掛板,應額外采取頂拉結合的定位加固措施
掛模施工(定型化做法三)
亮點:1、設統一底座;2、斜向加固措施(垂直);3、柵欄式砼阻攔措施
模板拆除
1、必須等砼達到符合要求的強度后才能拆除。
2、拆模時嚴禁破壞砼的棱角。
3、頂板拆除之后,進行頂板和四周的處理,不允許留下任何遺留物,及時做好清理和修補。
4、拆模后把模板清理干凈,用油擦亮,分類堆放整齊,嚴禁超荷集中堆放頂板材料。
2、剪力墻支模關鍵工序分解
剪力墻支模施工質量要求:
1、選用模板(采用凈面板),周轉時表面及側邊徹底清理,脫模劑涂刷均勻;
2、龍骨厚度一致,平直無變形,間距凈空不應大于150mm,通長設置;
3、Z下排對拉螺桿離板面不宜大于200mm,Z上排對拉螺桿離板底不宜大于250mm ;對拉螺桿應做到下密上寬原則,底部兩道對拉螺桿必須采用雙螺母安裝。
4、墻板四周勻應釘木龍骨一道,增強剛度,便于加固;
5、墻板支模前可對地面進行找平,確保墻板標高準確;
剪力墻支模垂直度控制措施
支模架自身鋼度有限,采用鋼管頂承和鋼絲繩拉力控制垂直度的方法是Z可靠聽措施。
模板安裝加固后必須及時對垂直、平整度進行復核、檢查,垂直度允許偏差6mm,平整度允許偏差5mm;
剪力墻標高控制(方法一)
關鍵工序:樓板收面標高、平整度+ 模板配置高度
影響范圍:爛根、夾渣、頂板標高、落手清、材料浪費
注意事項:剪力墻模板凈高=(層高-樓板厚度-模板厚度-10mm)墻模配制時底部預留凈空不大于10mm,不得隨意采用等雜物墊支模板,混凝土施工前墻根部縫隙采用砂漿填嵌嚴密。
剪力墻標高控制(方法二)
1、放線,釘木板條及混凝土表面測定標,每隔0.5米測量標高數據;
2、加設不同厚度的木片調整表面水平度,
3、再次釘木條,使完成面得到水平,墻模板的標高也得到有效控制
4、拆除模板后柱、墻底部混凝土交接面情況良好
剪力墻模板接縫控制
1、模板應在現場整體拼裝后安裝模板應豎向拼縫,豎向接縫處必須設置背楞方木龍骨和撐筋。
2、水平模板接縫的兩側必須有撐筋。
3、模板間拼縫間隙不大于2mm,拼縫處兩塊模板間的高低差不大于1mm。
剪力墻的截面控制
1、檸檬頭定位螺桿:一般用于剪力墻部位和梁的下排,既拉又頂
2、后置式定位螺桿:一般用于梁的上排,需等梁主筋放入后才能放置的部位
3、單向定位螺桿:用于一邊在墻固定,一邊在板固定的部位.
剪力墻堵頭板支模(要點一)
堵頭版處支模構造示意圖
1、剪力墻在堵頭位置處,應焊制墻面和堵頭模板的定位鋼筋。
2、堵頭板側邊應過刨確保平直,采用硬拼安裝。
如模板有損耗時采用雙面膠防止漏漿。
3、堵頭板采用內夾墻面模板,外部背楞方木和鋼管加固方式安裝。
4、墻面離堵頭板10cm處,安裝對拉螺桿。
堵頭板加固實例(一)
剪力墻堵頭板邊10cm處,安裝對拉螺桿。
拆模后效果。
剪力墻堵頭板對拉螺桿加固(要點二)
堵頭板加固實例(二)
為①號剪力墻對拉螺桿加固方式,在較短剪力墻兩側,采用對拉螺桿進行對拉加固。
為②號剪力墻對拉螺桿加固方式,在較短剪力墻一側和中間,采用對拉螺桿進行對拉加固
堵頭板加固實例(三)
為③號剪力墻對拉螺桿加固方式,在L形剪力墻處,利用另一墻面的主龍骨作為固定點,采用對拉螺桿加固。
堵頭板加固實例(四)
為④號剪力墻對拉螺桿加固方式,利用原剪力墻支模主龍骨鋼管焊制短節鋼管,然后采用對拉螺桿安裝加固。
外墻接縫加固
外墻外模板固定方法:
1、預埋加固螺桿;2、彈設水平標高線;3、安裝定型底座;4、安裝通長木方;5、安裝外墻模板;
在外墻模板加固體系可靠的情況下,可不對上層模板進行加固,項目部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進;
標準化墻體預留洞支模加固
標準化預留洞支模方法:墻板預留洞加固體系應合理,便于裝拆,確保邊角不漏漿,洞口不變形。
外墻構件施工
外墻線條 、 外墻懸挑板、構造柱
原則:除陽臺欄板外,所有外立面線條、柱、懸挑板等構件應與主體結構同時施工,由于施工工藝要求必須分兩次施工時宜隔層施工完成;
難點:需進行專職或獨立的人員組織,合適的施工工藝;
不實施的隱患:造成二次進場施工,在人員組織、材料周轉、砼運輸、操作平臺搭設、外立面防護、質量管理、進度控制、班組成本核算等方面均會面臨難題;
例一:外墻獨立空調板施工
1、當空調板與樓面不在同一標高時,為便于剪力墻混凝土澆筑施工時不出現冷縫,一次施工到位,建議空調板隔層施工。
2、在剪力墻中預埋支模螺桿眼,采用定型化支模架體施工。
例二:外墻雙層線條施工
1、頂板施工時進行線條下層板鋼筋綁扎、支模;
2、側梁加固細部節點;
3、線條上層板鋼筋預埋;
例二:外墻雙層線條施工
4、線條上層板支模及鋼筋綁扎
5、上層板砼澆筑(墻體砼澆筑時施工)
6、外墻線條整體觀感。
3、梁支模施工關鍵工序分解
大于600mm梁支模構造示意圖
1、同一作業面上所用的模板、木方必須保證厚度一致;梁底板、梁側模邊緣應過刨,保證拼縫嚴密。
2、梁側模就位后、平板加固前應采取措施控制梁截面寬度,梁側模的垂直度,高度大于600mm 的梁中間設一排對拉螺桿。
普通梁支模構造示意圖二
步步緊:是一種新型建筑用具,使用方法快捷,不僅能節省工作時間,提高工作效率,更能節約大量木材,取代了傳統的鐵絲捆綁、螺桿絲杠、固圈加塞等方法。
墻、板與梁、板水平木龍骨通長設置
1、擱置梁底板的主龍骨宜加固在橫向水平桿上,便于梁側模加固,或在梁底加設梁卡具,間距不大于600mm。
2、梁側模上端水平木龍骨應與墻板連續設置或設企口連接,不應斷開;
3、平板鋪設前應對剪力墻、梁模板標高利用主筋上的50線進行復核。
梁、墻節點支模構造
1、梁墻交接處,梁底模在墻堵頭板上方,與堵頭板內表面平齊。
2、采用墻板夾堵頭板的支模方式。
3、框架柱支模關鍵工序分解
框架柱木模板支模
1、梁口側邊模板易變形,此處柱模必須采用整板套割配制模板
2、大于600柱寬應在中間設穿心對拉螺桿,模板開孔前應復核柱身主筋及線管位置
3、柱模板側邊應刨光處理
4、柱身模板凈高=(層高-樓板厚度-模板厚度-8mm),防止下口空隙偏大,造成漏漿、夾渣、爛根
1、竹膠板陽角處企口拼縫,木方陽角不應重疊;
2、槽鋼背靠木方放置,確保陽角處模板受力時不變形;
3、槽鋼凈空間距不大于120mm;
4、梁口兩側邊龍骨必須通長設置;
5、梁口四周設木方,梁底板、側模板固定在木方上,不允許釘在模板斷面上(易造成模板截面開裂,形成漏漿,減少周轉次數);
6、陽角拼縫不允許采用鋼釘在模板斷面處連接(與前述同理),可采用短木方定位。
水平龍骨
1、槽鋼,首道加固離地不大于200mm,中間間距不大于400mm。
2、山形卡,必須垂直于槽鋼受力(也可采用機械開孔的鐵板作墊片)。
3、φ14螺桿,地面以上1/2柱高以下處設雙螺帽。
p對拉螺桿
1、柱寬大于600mm時設置φ14@400mm的穿心對拉螺桿,減少柱身模板脹模變形;
2、φ48通長鋼管,加固在槽鋼外側。
梁柱節點
1、梁柱結合處模板拼縫必須采取柱模包梁模的構造形式;
2、柱模板上口標高應在加固前,通過上層鋼筋抄測的水平點進行標高控制。
4、后澆帶支模關鍵工序分解
施工縫、后澆帶、后澆板施工質量要求:
1、必須垂直。
2、梁、板鋼筋上、下面保護層的厚度必須按要求作準,鋼筋間距嚴格控制好尺寸。
3、斷面必須垂直于水平面,嚴禁留成斜坡狀。
4、堵縫用的木條盡量使用下角料,但必須符合尺寸。
5、梁板后澆帶采用獨立的支撐體系,
6、砼初凝能上人時,應速拆除施工縫的材料,拆除時嚴禁破壞砼棱角,拆除后必須立即把垃圾清掃干凈用水沖洗,并用麻袋或毛毯敷設嚴密。
1、后澆帶樓板側面支模做一:采用鋸齒模板做法
后澆帶樓板側面支模做法之二:采用木條疊加做法
后澆帶樓板側面支模做法之三:采用骨架鋼絲網做法
2、后澆帶梁處支模做法
3、后澆帶支撐做法
后澆帶部位支模與支撐應一次設計完成,不宜在支模架拆除后重新設支撐。
梁板后澆帶采用獨立的支撐體系,與主體架體一起搭設,主體模板拆除時后澆帶部分架體不拆,模板就不受影響,從而保證后澆帶兩側沉降一致,后澆帶澆筑后無錯臺、下沉、漏漿現象;
5、樓梯踏步支模關鍵工序分解
一、木模板樓梯踏步定型化支模構造做法
木模板樓梯踏步定型化支模實例
定型化支模應用后混凝土效果
樓梯觀感應達到:標高準確、踏面平整無凹槽、梯板、踏步陽角飽滿、砼振搗密實,梯梁部位無夾渣現象,充分考慮休息平臺、踏步裝飾做法等。
二、定型化鋼模板支模
三、結構踏步需進行調整的尺寸
工序: 樓梯按結構圖施工,樓梯井結構寬度小于50mm或無預留,休息平臺處上、下踏步在同一立面,起步與末步高度一致。裝飾階段踏步采用水泥砂漿粉刷或塊材貼面。
常見問題: a 粉刷施工后樓梯井不垂直或上下錯位;b 首尾步踏步立面錯開或進行大量的打鑿工作;c 對踏面進行標高調整,采用細石砼找平,造成踏步施工材料及人工浪費。
改進方法: 根據面層施工材料不同,對結構樓梯井寬度、首尾步踏步立面、首尾步踏步與休息平臺高差預先進行調整。
四、結構踏步需進行調整的尺寸